三、徽州文化的影响
道教能在齐云山立足发展,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当时社会,尤其是徽州民俗的结果,具有浓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特色。徽州文化是在过去徽州一府六县(歙县、黟县、休宁、祁门、绩溪、婺源)所出现的一个既有普遍性又有典型性的文化宝库。徽州文化的正统是儒家,特别是朱熹的理学思想,除此以外,宗教信仰与活动也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。徽州地区流行的有祖先神、行业神、自然神、乡土神等多神崇拜,与此相关的庙宇也到处林立,终年香火袅袅。这在历代编纂的徽州地方志中多有记载。不过,势力较大、基础广泛的仍为传统的佛、道二教,它在徽州下层民众的信仰中根深蒂固。与徽州接壤的九华山和境内的齐云山分别代表了人们心目中佛、道两大神灵圣地。每逢一届秋令,各方的“忏香会”、“百子会”等组织都会推举年长有望的人为“香头”,共同朝拜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和齐云山的玄天上帝,一路旗锣开道,顶礼膜拜,长途喃喃不休。其中也有包括来自江西、浙江等地的朝山香会。缘于此,齐云山道教便具有了浓厚的徽州乡土气息。山上的道士多出自本地,徽州民间素有“休宁县的山头婺源的官”,指的便是齐云山虽然是在休宁县境内,但山上的道士均由婺源人充当。现任齐云山道教协会会长詹达礼也是婺源县人。住山的道士虽然不是很多,但每一道房均有一批后备力量,都是本房在原籍婺源培养的道徒,平时散居自家务农做工,每年秋后香汛期间应邀进山佐助法事,入冬回籍,成为惯例。山上的宫观建设也多由本地人,特别是徽商家庭资助。由于普遍的神灵崇拜和敬祖孝亲的观念深入人心,徽商门也多愿意借此积德灾。这就使得宫观道院的住持,有了相当稳定的人才和经济来源。也是缘于此,宫观中供奉的许多神祇,除了道教的神灵祖师,也有当地的各种行业神、乡土神,即对在本土历史上出现的杰出人物的神化,如汪公(华)、文公(熹)等。一些道院还成了地方缙绅设账授徒的场所,如山上的天泉书院,既是道众们诵经修业之地,也是徽州学者聚会讲习之所。儒生与道流相为执经从游,颇为一景。至于山上宫观的建筑风格、村落设计以及道士们的生活习惯等等,更是当地徽州文化的集中体现。可以说,齐云山道教是徽州文化中的道教,同时也是维系整个徽州文化综合、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。